印度足球仿佛是“东施效颦”。
文丨东亚足球志
编辑丨陈育良
曾几何时,我们总是调侃与我们同为近邻的印度队,同样有着庞大的人口,却无法培养出一支有实力的国家队。
2023年初,不少国际主流人口排行榜上均显示印度的人口已达到了14.29亿,也标志着印度正式超越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然而尽管坐拥世界第一的人口数量,足球在印度却未能如同板球一样成为主流运动。
尽管近年来足球这项运动本身在印度逐渐受到更多关注,但印度国家队的水平发展仍然缓慢,本次世预赛也在大好局面下最终无缘18强赛。究其根源,这背后的原因既复杂又多样,包含了印度这个国家独特的历史、社会文化、联赛制度以及种族与种姓结构等因素的交织。
在国际足联24年7月发布的男足国家队排名中,印度队现世界排名第124位,尽管近来年印度一直呈上升趋势,但仍然落后于贝宁(91)、吉尔吉斯斯坦(102)和黎巴嫩(116),这三个国家的人口均不到印度的百分之一。
1
光脚踢球的人
总有人好奇,曾长期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为何却无法诞生出足球文化,而相反同样诞生于英国的板球则在印度成为了近乎国球一般的存在。事实上,早年尚处英属殖民地时期的印度,其足球氛围并不亚于后来的板球。
起源于印度的杜兰德杯由当时英国政府派驻在印度的公务员亨利-杜兰德爵士创立,早在1888年便成立首届赛事,是世界上第三早及亚洲最早举行的足球赛事,最早仅是供驻印的英国公职人员及军队人员娱乐为主,但后来推广到全印度各界均可参与,时至今日这项杯赛依然在举行。
说起印度足球与世界杯的故事,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950年,当时国际足联世界杯也才刚刚诞生10年。
由于当时世界杯在全球认可度有限,且刚刚结束二战的各国百废待兴,1950年世界杯预选赛有大量国家选择退赛,光亚洲区就有缅甸、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退出了资格赛,也使得实力并不算出众的印度队获得了参赛资格,然而就在临门一脚的时刻,印度队却自己选择了退赛引起了舆论哗然。
有的报道表示印度队因缺乏球队前往巴西所需的费用而退出了比赛,但这个原因并不真实,因为国际足联已准备好向印度 (AIFF) 提供前往巴西的费用。
另一种原因则认为国际足联要求所有球员必须穿着足球鞋比赛,不允许印度球员赤脚参加比赛,这种说法流传甚广以至于一度成为一个“都市传说”。
但当届比赛印度队队长塞伦-曼纳在退役多年后坚称事实并非如此,他们退赛的真正原因是当时印度足球管理机构全印度足球联合会认为世界杯不如奥运会男足项目重要。
这个说法也确实有几分道理,在当时的年代,奥运会的确是含金量最高,竞技最高水平最优的足球赛事。但不管怎样,印度队就此错过了这次世界杯,且至今再未能获得世界杯资格。
2
印巴分治带来的冲击
早年的印度国家队以孟加拉人占据绝对多数,印度队历史上有迹可循的第一场国际比赛对阵斯里兰卡的比赛中代表印度出战的11人均来自当时尚未分开的孟加拉省领土。
而在1947年英国结束印度殖民统治后,也正式宣告了印巴分治,孟加拉省大部领土划归巴基斯坦所有,这也使得印度国家队中大量的孟加拉裔球员在此后无法为印度队出战。
3
早年亚洲班霸
尽管印度队没能在历史上参加过世界杯,但他们在亚洲足坛留下过辉煌的历史。1951年3月,拉希姆率领印度队在印度本土举办的首届亚运会上夺冠,这也是亚运会历史上的首枚男足金牌。球队在金牌争夺战中以1-0击败伊朗队,成为了亚运男足项目的第一个冠军,这也是印度足球史上的第一座大赛奖杯。
萨胡-梅瓦拉尔(Sahu Mewalal)在那场比赛中为印度队攻入致胜一球,他也以3个进球荣膺了当届赛事的最佳射手。
此后第二年,印度参加了在赫尔辛基举行的1952奥运会。如果说这次奥运会对印度足球有什么影响的话,那自然是此后印度球员终于开始穿鞋踢球了。
在芬兰的这次奥运上,由于不适应寒冷的天气且光脚踢球,印度队以1-10的悬殊比分惨败给南斯拉夫。这次失利后,全印度足球联合会强制要求足球运动员穿鞋踢球,印度球员也告别了“光脚踢球”的时代。
随后的195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印度队历史性夺得第四,这也是迄今为止印度男足在奥运的最佳成绩。
该项赛事中来自果阿的印度球员内维尔-德索萨(Neville D'Souza)在对阵澳大利亚的1/4决赛中上演帽子戏法,也就此成为历史上首个在奥运完成帽子戏法的亚洲人。
随后印度队又在1962年亚运会再度夺得金牌,并在随后的两届亚运会均打进四强,创造了印度足球在亚洲的黄金时代。
4
大赛空窗期:自认为辉煌的孤立
如果你翻看印度足球的历史,就会发现,除了1950世界杯他们因故退赛以外,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1958-1982),未曾参加过世界杯预选赛。
由于印度在最后一刻退出了1950年世界杯,国际足联禁止印度参加1954年世界杯预选赛。这一决定也彻底激怒了印度足球协会。他们对国际足联的该项决定感到愤怒,并当即决定无限期退出世界杯预选赛。
除退出世界杯外,印度还决定在1972年至1980年期间不参加同样是国际足联旗下的亚足联所举办的亚洲杯预选赛。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他们大多时候只能与南亚和东南亚的球队比赛。
直到1986年,印度队才重新决定参加世界杯预选赛,而随着足球运动在西亚和东亚的迅速发展,当印度再一次回到亚洲舞台开始参赛时,他们发现亚洲足球早已不是当年他们称霸的那个时代了。
此时世界杯不仅变得非常受欢迎,而且在竞技水平层面也超过了奥运会足球比赛,各国都开始派出最强的主力选手阵容参赛。
而一直与东盟球队“下棋”的印度队发现,不参加世界杯预选赛最糟糕的部分是,你无法与其他顶级球队进行现实对比,看看自己落后了多少。 因此印度自1960年以来既未能获得世界杯资格也再未能再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
实际上,印度在这段时间里(1958-1982)唯一参加的大型比赛就是亚运会。客观上说,随着亚洲杯越来越受欢迎,亚运会在这一时代也已经退居次要地位,而且印度在亚运会上也没有取得任何出色的成绩(考虑到他们与大型比赛的隔绝,这是意料之中的)。
5
长期匮乏的职业联赛体系以及曾经的“双联赛”时代
印度直到1997年才迎来了该国的第一届全国足球联赛,而直到2006年才建立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首个全国性职业足球联赛,这一时间点远远落后于绝大多数亚洲国家。
与之相对的,大部分亚足联成员国例如日本早在1965年就成立了第一届全国足球联赛。
在没有全国性联赛的时代,全印度足球联合会依靠一些州和城市联赛(例如果阿联赛、孟买联赛、班加罗尔联赛、德里联赛等)作为非官方顶级联赛。因此,即使人口众多,印度国家队以及各俱乐部球探所能进行的工作实际上也是在印度的这几个繁华地区进行发掘,无法辐射全国。
印度足球曾长期受到两个主要联赛体系的影响:印度全国足球联赛及其继承者印度足球联赛(NFL和IFL) 和印度足球超级联赛(ISL)。
1996年创立的NFL曾是印度的顶级联赛,但由于资金不足、管理不善和观众兴趣低迷等问题,该联赛未能有效推动足球运动在全国的普及。
2006-07赛季结束后,全印度足球联合会解散了NFL,理由是NFL在多年来未能实现职业化的全部目标。为了取代NFL,全印度足球联合会推出了完全职业化的I联赛,NFL最后一季的十支俱乐部全部参加了I联赛的首赛季。
然而,由于发展水平问题,继承了NFL衣钵的IFL也并未创造更好的结果,多年来受众寥寥。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13年,印度超级联赛(ISL)应运而生。与IFL相比,2013年成立的ISL采取了全新的商业模式,通过与欧洲联赛合作,吸引国际球员参与,带动了印度足球的关注度。
然而,ISL作为一项商业化赛事,过分依赖明星球员和短期利益,忽视了草根足球和青年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最早的ISL联赛作为非官方联赛,以娱乐性为主,联赛冠军既不是印度足协官方冠军更不具备代表印度参与亚足联俱乐部赛事资格,但随着关注度的上升,两个联赛体系逐渐在印度职业足球发展道路上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局面。
这样的局面造成了足球资源分散、体系不统一,球员培养和选拔体系混乱,最终阻碍了印度国家队和俱乐部的发展壮大。
在一段时间内,印度的这两个全国性职业联赛甚至曾经都具有参与亚足联旗下俱乐部赛事的资格,印度也成为了罕有的足球联赛“双轨制”国家。
2017年,由于亚足联反对印度足球超级联赛成为印度的主要联赛,而印超联赛俱乐部东孟加拉和莫亨巴根则希望IFL和ISL完全合并以参与顶级联赛。
最终亚足联同意,印超(ISL)冠军将获得亚冠参赛资格,而印度足球联赛(IFL)冠军将获得亚足联杯资格。这也使得印度成为了为数不多国内两个顶级联赛均有亚洲赛事资格的国家。
这种颇为奇葩的“双联赛”并行制使得印度最强的俱乐部长期无法在同一联赛平台交手,可锻炼机会也被大大缩减。
最终该情况在三个赛季后得到解决,印度足球协会主动联系亚足联,将IFL联赛降格为该国第二级别联赛,正式确立ISL即印超联赛作为国内顶级职业联赛。IFL联赛完全降级为印度足球的二级联赛,联赛冠军将晋级印度超级联赛,终结了联赛的“双轨并行制”局面。
6
印超联赛的“奇葩”制度与国际化战略
2023-24赛季,印度超级联赛迎来了自己创立10周年的纪念。ISL联赛初创时的一些运作方式显得与传统足球联赛有所不同,甚至有些“奇葩”。
为了扭转印度国内球迷对于足球意兴阑珊的局面,ISL在早期就与zee sports合作,意图打造例如美式运动的“体育家庭娱乐”氛围。
例如,联赛采取类似NBA的季后赛制,没有升降级制度,比赛时间也相对较短,仅有7周。每支球队在选拔球员时,还采用了类似于选秀大会的方式,球队通过选秀选择外援,而不是自由购买。
此外,球队还必须有本地球员,且外籍教练是强制要求。这种独特的联赛模式虽然在起步阶段引发了一些质疑,但客观上说也为ISL吸引了大量关注。
国际合作也是印超快速崛起的重要方式。2014年,印超与英超达成合作协议,学习英超的管理模式,并与马德里竞技、费耶诺德、佛罗伦萨等欧洲俱乐部建立了合作关系。
例如印超球队加尔各答竞技就曾经一度是马德里竞技的官方合作俱乐部,共同构建了俱乐部规划。通过这些合作,印超希望提升联赛水平,并为印度年轻球员提供更多的国际平台。
ISL的诞生标志着印度足球改革的开始。借鉴欧洲和美国职业联赛的成功经验,ISL以商业化运作为主,吸引了众多昔日足坛巨星加盟。
例如,前阿森纳球星永贝里、皮雷、前西班牙国脚卡普德维拉、前英格兰国门大卫-詹姆斯等球员都参与其中。
为了吸引这些退役或接近退役的球星,ISL开出了高薪(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正如在其他新兴联赛中常见的做法一样,这些巨星的加盟为ISL带来了全球的关注。
印超联赛的成功离不开传媒大亨默多克旗下的星空传媒(印度)、前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的信实工业集团等资本巨头的鼎力支持。
2010年,星空传媒和信实工业联手引入了ISL,并在此后十年内累计投入该联赛接近3.5亿美元(合293亿印度卢比)。同时,ISL还得到了印度国内大企业的赞助,如英雄摩托公司成为联赛冠名赞助商,这进一步提升了联赛的商业价值。
不少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印度国土并无高山大河,也并无人为地理隔断,却如此难构建一个全国性的足球联赛(哪怕是半职业)?提到这个就不得不引出之后的话题,印度的国情。
7
复杂的多民族国家&种姓制度的影响
曾带领印度球队海得拉巴获得印超冠军的西班牙教练马诺洛-马尔科斯曾经评价道,“印度就像是一个把20个国家揉杂在一个的国家”。
事实上所言非虚,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的国家,其复杂的人种结构也影响了足球的普及与发展。据统计,印度拥有136个可识别民族,以及大量拥有身份认同但尚未识别的民族,位列单一国家民族数量第一。
其次,据2001年的统计,全印度共有1396种可识别的“母语”(Mother Tongue),其中29种为印度主流人口使用语言(即超过100万人为母语),其次有121种语言的使用人口超过一万人。
同时印度还拥有近36种宗教,几乎世界上所有主流宗教都能在印度找到大量信徒,被称为“宗教博物馆”。
这样一个多民族多语言以及多宗教的国家,各民族相互之间的沟通与认同相对存在一定隔阂,很难形成共同身份认同,更遑论组织全国性足球联赛。因此,印度的联赛基本以各邦各城市地区联赛为主。
其次,印度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尚存在着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而这一根深蒂固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足球的普及,不同种姓在职业选择、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种姓制度最底层的“旃陀罗(贱民)”阶级,社会地位最低,即所谓不可接触者,为数竟近1亿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1/14。也就是说占印度全国人数近1/14的这个族群,甚至连日常生活及工作都受到诸多限制,更遑论参与足球运动。
足球作为一项团队运动,要求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基层选拔,然而在某些地方,种姓制度对特定种姓的群体施加了无形的限制,使得他们难以获得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
上层种姓的青少年往往会选择板球等更具社会地位的运动,而足球则被一些较低种姓视为“不入流”的运动。种姓制度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足球的发展。
由于种姓制度的存在,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性有限,而足球作为一项强调团队合作与个人拼搏的运动,要求广泛的社会参与。
然而,高种姓的青年通常选择板球等更具社会地位的运动,低种姓的群体则因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的限制,缺乏参与足球的机会。这种深层次的社会隔阂不仅限制了足球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也导致足球在某些地区和群体中难以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
8
贫富悬殊&低城市化率水平
作为一项高度依赖城市社区属性的运动,足球从诞生之初起就与城市发展工业社区等等因素紧密结合,大量的英超球队创立之初都有着浓烈的工人阶级背景就是最好佐证。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印度各地贫富差距悬殊以及城市化率极低。截止至2023年的数据,印度的城市化率位列世界第164位,且仅有36.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你可能会说,同样是贫富差距悬殊,为什么南美可以培养出优秀的球员。首先抛开南美和印度的人种区别,南美洲各国例如巴西,城市人口占该国人口总量的比例达到了87.1%,乌拉圭则是95.5%,甚至南美区唯一从未晋级过世界杯的委内瑞拉的城市化率都有88.3%。
该表格显示了2018年世界各国的城市化率水平,颜色越深代表城市化率越高。
这也导致了印度尽管拥有着广袤的土地以及庞大的人口,但由于城市人口数量并不占多数,因此足球文化很难辐射到农村地区,也就无法辐射到占据绝大多数的该国非城镇人口。
9
孱弱的基层足球体系
在2013年印超联赛正式开始前,印度足协从未组织官方的全国性地区联赛,这使得大量印度年轻足球爱好者即使想进入职业足球体系或加入大俱乐部青训,也没有机会参与地区青训联赛,缺乏被球探发现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缺乏上升途径。
这一情况直到2013年印超联赛成立后才得到缓解。
根据印度足协官网显示,该国目前的基层地区青年联赛共分为四组,以邦为单位参赛,现共有14个邦的青年队参赛,而印度全国一共有36个邦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也就是说这项青年比赛目前仅辐射到全国38%的区域。而如果你想前往该邦的足协了解更多信息,则可能连网站都无法搜寻到。
事实上,印度的基层足协管理混乱不堪,大量地区的地方足协甚至形同虚设,连办公场所都没有,更遑论组织地区性职业联赛。而参与全国青年联赛的各邦代表队更多的也只是由邦内大城市或直属于俱乐部青训队的球员拼凑而成。
同时与中国相对完善的地方足协以及地区足球设施相比,印度的基层足球设施也严重匮乏,根据亚足联的统计,印度每100人所拥有的足球设施数量在整个亚洲排名倒数第6,仅稍好于斯里兰卡和东帝汶。
10
印度足球的腐败问题&球员的糟糕待遇
印度足球的旗帜人物切特里曾经坦言,如果印度人像重视板球一样重视足球,他们早就已经成为世界最好的球队。
印度板球球员的年平均工资几乎是印度超级联赛球员的3.1倍,而板球明星维拉特-科里(Virat Kohli)的年薪更是达到过恐怖的2400万美元,世界上收入最高的板球运动员中有多达7人来自印度就可见一斑。
与板球比赛日动辄万人空巷的场景比起来,足球目前暂时还无法占据印度人生活的主流体育地位。
同时印度足球同样承受着腐败贪污所带来的隐患。由于腐败以及贿选丑闻,国际足联道德委员会审判庭于2014年11月27日宣布,前全印度足球联合会 (AIFF) 秘书长阿尔贝托-科拉科(Alberto Colaco)因在2009年5月亚足联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接受与国际足联执行委员会选举有关的贿赂而被禁赛3年。
印度足协管理的混乱以及腐败行为以至于让国际足联都无法坐视不管,于2022年决定终止印度足协的会员资格,原因是该国足协受到第三方的不当影响,严重违反了国际足联章程。而原定于2022年举行的U17女足世界杯也就此取消。
11
归化&借鸡生蛋?断了念想吧
有的人可能会在此时考虑,既然印度本国足球基础薄弱,那是否能借鸡生蛋利用血缘归化来快速提升,类似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
然而,这条路目前看也完全行不通。印度跟我国一样实施了严格的单一国籍法,不承认双国籍。
因此,归化球员若想为印度效力,必须放弃自己本国国籍。由于历史因素,印度裔移民如今都居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让这些球员放弃掉现有国籍转投印度,难度可想而知。
同时,海外印度移民中的足球运动员佼佼者甚寥,德国转会市场网站曾经总结过一份海外印度裔球员的榜单,这其中身价最高者也仅仅是曾效力于拜仁青训的萨普里特-辛格,而最出名者可能要属前荷兰国脚纳尔辛和斐济球王克里什纳了。
同样的,尽管在英国等足球发达国家拥有大量印度裔移民,但由于英足总旗下的联赛均要求有劳工证才能出场比赛,而获得劳工证(GBE Criteria)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该国的足球世界排名必须在前70,这也使得常年FIFA排名130名开外的印度队及印度球员难以进入英超。
尽管印度裔居民目前占据英国整体国民总数的2.64%(为该国最大少数族裔群体),但印度足球无法依托英格兰足球体系进行“借鸡生蛋”。
12
果阿和尼泊尔裔球员的作用与贡献
还是借用那位西班牙教练马尔科斯的话语,印度的每个州对于足球的重视程度可以说“天差地别”。
例如在果阿州,足球是非常热门运动。所以在整个国家,足球的发展和热度呈现出非常“割裂”的水平。印度的北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传统上更关注板球等其他体育运动,足球文化的基础薄弱。
而足球文化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如东北部、果阿邦和西孟加拉邦,则因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与南亚以外的足球文化圈有更多的接触。但由于这些地区人口较少,无法形成全国范围的足球热潮。
与足球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相比,印度大部分地区缺乏与足球相关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板球在英国殖民时期被引入印度,迅速风靡全国,而足球则未能在同样的时期扎根于印度的主流文化中。
在印度足球史上,果阿邦和尼泊尔裔球员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果阿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当地足球文化深受欧洲,尤其是葡萄牙足球的影响。
果阿邦不仅是印度足球俱乐部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还为印度国家队输送了众多优秀球员。刚刚过去的2024亚洲杯,印度国家队大名单中有8人来自果阿邦就是最好佐证。
前文提到的印度历史第一球星内维尔-德索萨(Neville D'Souza)也来自于果阿邦。果阿人天生对足球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帮助该地区成为了印度足球的中心之一。
此外,尼泊尔裔球员在印度足球中的贡献也不容忽视。由于地缘关系和历史因素,尼泊尔裔以及主要聚居地曼尼普尔邦与印度东北部地区有着紧密的联系。尼泊尔裔球员凭借出色的体能和技术,逐渐成为印度足球队伍中的重要成员。
特别是在印度东北部地区,尼泊尔裔球员在俱乐部和地方队伍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提到印度足球绕不开的话题一定是尼泊尔后裔切特里,曾几何时,切特里的名字也是印度足球唯一能进入主流足球新闻视线的时候,因为他曾经以94球的国家队进球数,仅次于梅罗之下位列现役球员国家队进球数世界第三。
而如果只按进球效率看,他0.63的进球效率甚至要略高于梅西(0.62)。
2008年亚足联挑战杯,在对阵塔吉克斯坦的决赛中,印度队凭借切特里的帽子戏法以4-1获胜。这场胜利不仅让印度多年来首次赢得了国家队赛事的冠军,而且使印度获得了直通2011亚洲杯的资格,这也是印度27年来首次参加亚洲杯。
13
两邦在印度主流文化中的式微
尽管果阿邦和尼泊尔裔球员为印度足球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这些地区本身在印度并非最大的文化输出地,且非主流文化涉及区,因此两地的足球文化并未能向全国蔓延,他们的影响力仍然局限于地方和区域层面,无法撼动全国足球发展的局面。从人数方面,曼尼普尔邦和果阿邦均位列印度各邦人口倒数。
究其根源,印度的主流人口从未真正的参与过足球,翻看印度足球历史上的出彩人物便知道,尼泊尔裔,果阿裔占据绝大多数。
而主流的印度裔最中意的运动始终是板球。 与板球动辄万人空巷的场景比起来,足球目前暂时还无法占据印度人生活的主流体育地位。
14
庞大的足球迷数量&未来的潜力?
印度人其实并非不热爱足球,印度可能拥有着足以媲美中国的五大联赛海外粉丝数量,且常年位居英超海外观众数量第二,22-23赛季印度观众的增长速度也达到了惊人的95%。
此前阿根廷国家队夺得2022世界杯后,大量印度民众上街庆祝,球迷们竖立起梅西的巨大画像,不少人甚至爬上了电线杆,场面甚至不亚于阿根廷国内庆典现场。
很难想象如果印度本国的足球队获得出众成绩,当地球迷会做出怎样疯狂的举动。
1997年印度联合会杯半决赛由东孟加拉对阵莫亨巴根的加尔各答德比(两队均来自加尔各答)吸引了超过 131,000 名支持者到场,创下了迄今为止亚洲范围内体育赛事出席人数最多的纪录。
印度足协也并非未曾尝试过将民众的目光吸引到足球上, 20世纪80年代,印度举办了尼赫鲁杯,阿根廷队也参加了比赛(尽管马拉多纳决定不参加)。是不是有一种跟中国杯似曾相识的感觉?
然而这种热度并未持续太久,相对于曲棍球以及板球的统治地位更是杯水车薪。
综上所述,印度尽管有着亚洲第三大的国土面积以及世界第一的人口数量,但印度几乎可以说集齐了一切对于足球发展的不利因素。
尽管如此,印度足协和政府依然想让足球走上一条发展的快车道,持续不断投入印超联赛以及继续申办国际足联大赛就是最好佐证。
然而颇为讽刺的是,印度足协也提到了避免进入高投入低产出的“陷阱”中,而他们所引用的例子则是曾经金元时代的中超联赛,并表示希望印度足球不要走入当年中超联赛一样的金元陷阱。
随着印超的成功进行,印度足协也在加大对青训和基层足球的投入。例如,开放大学球场、推广青少年足球项目,并通过举办青少年世界杯等国际赛事提升足球在国内的影响力。 未来的印度队会不会成为亚洲又一支豪强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