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系列会写一些顶级俱乐部的中场球员,因为我偏向于认为中场对一支队伍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而且也决定了球队的风格,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并不愿意对锋线和防线进行分析(这两条线的很多事情哪怕是新球迷也能看出来),但中场值得谈论的地方很多,并不是简单的划分成:防守型-进攻型;技术型-身体型这样,或者是大家常规认知里的6号位,8号位,10号位理论上应该做什么,而球员的比赛内容却大相径庭,这些都会是这个小短篇系列谈到的一些事情,还有就是,当我们谈论中场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什么是世界第一中场?球员到底差别在哪里,以及,很多争议的事情(诸如KDB和魔笛,德法中场的踢球方式,西班牙中场的刻板印象,中场应该做什么),而且我先表明一下立场吧,我只有泥贾一个主队,虽然其他踢得比较整体的球队也会看,但是我绝不会偏心哪支队伍和哪个球星(大卫席尔瓦除外)。
前言:托尼克罗斯,德国制造的最精密的全能机器,如果有哪个人想要去学怎么踢中场,或者是在这方面有所提升,我都建议他去看托尼·克罗斯,现代中场的最佳模板,是怎么比赛的。相较于莫德里奇的全能,克罗斯的踢球方式和比赛过程,可模仿的概率更大一些。
一、发动机的出厂设置
克罗斯出生于东德的格莱夫斯瓦尔德,出生在一个体育家庭,还在他年少的时候,他的天赋便过分的显露了出来,以至于他在罗斯托克的学业早早结束,这或许也是克罗斯性情直率的原因,他的天赋实在是太高了,成长的过程中几乎从未遇挫。2006年,他被慕尼黑的球探看中,将他带到了慕尼黑,在07-08赛季,他完成了个人首秀,创造了拜仁最年轻的球员联赛出场纪录。随后由于想要获得更多的出场机会,他租借到了勒沃库森。(说句题外话吧,勒沃库森附近的维斯多夫的烤肉特好吃,有在附近的朋友可以去试试)在勒沃库森时期,他攻击手的特性进一步得到体现,传球和盘带,基本功进一步得到强化。但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这并不是他成为历史级球员的关键。中场球员的攻击手特性,即远射攻门,突破以及不时的内切打门都是加分项,这些部分都是一个顶级中场球员必须的部分,但是让克罗斯成为历史级球员非常关键的时期在于他在拜仁和皇马培养出的一项能力:阅读比赛和空间的能力。
二、前置发动机还是后置发动机?
在海因克斯执掌拜仁的时代,他总是通过决定球场上的空间和空间的使用,以及区域屏蔽和反击,来创造一支可以在自己的半场窒息对手并统治比赛的球队。在这个时期,克罗斯作为一名富有真正传统意义的10号位球员,在海因克斯手下,开始完成自己的蜕变。那只拜仁最爱使用的阵型是4231。中场的支点由巴斯蒂安·施魏因斯泰格和哈维·马丁内斯组成,为了完成球队的攻防切换和致命一击,拜仁拥有一个快速而流畅的攻击群,包括罗本,里贝里,克罗斯和曼祖基奇。(然而,罗本和克罗斯都在赛季中受伤,所以这个差距经常被永远可靠的穆勒填补,他经常踢中锋或宽位。)
拜仁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在进攻时使球场尽可能大,在防守时尽可能小,向球场的一侧倾斜,这是现代足球的核心之一:足够的流动性。在曼朱基奇的带领下,他们可以毫无问题地互换位置,因为穆勒(克罗斯没受伤时则采用克罗斯)和曼朱基奇在战术上都足够聪明,可以占据左侧空位以保持结构的平衡,并且在踢这些位置时具有做出正确决定所需的质量。在这个时期,克罗斯开始感受到一件事,那就是海因克斯的进攻理念:球员应该能够在他们发现自己所处的任何位置上踢球。这件事极为深刻的影响了克罗斯和他的踢球方式:他开始大量的运用自己的动态空间视野和充分的空间想象力,为自己的跑位和传球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和合理的位置,这便是日后经常为人诟病的地方:为什么克罗斯不跑动?或者是为什么跑得这么慢?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德国人的青训是非常严谨的,虽然这好像也是刻板印象(但是确实严谨,严谨到在科隆的麦当劳里上厕所要收我0.5欧)。克罗斯作为严格的德式出品的球员,尤其是作为90后的青训产品,他在跑动和身体素质方面绝对是过硬的,回顾过去几个赛季皇马的跑动就可以发现克罗斯的跑动是非常大量的,他只是绝对的冲刺速度不快而已。那么他的跑动在什么地方?答案是他并不把自己的体力浪费在跟球和1对1盯人上,开始完成中前卫向拖后核心:DLP(deep-lying playmaker)的转变,他把体力用于跑到更为合理的空区,来让他的队友更好发现他,从而把球交给他,让他来进行指挥和调度。
回到正题,那只拜仁在比赛的时候经常采取这样的方式:诺伊尔一定程度的上推,并参与传球和进攻。丹特和博阿滕在控球方面都非常出色,他们倾向于寻找曼朱基奇,他是拜仁的进攻核心目标,他可以撑起前场的进攻核心点,让球队能完成高举高打,快速进攻的目的。但是当曼朱基奇被彻底封锁的时候,拉姆和阿拉巴都会退而求其次,快速选择另外一个传球选择,将球传到侧翼,或者找到任何一个中场球员。马丁内斯经常会进入后防线,在两人搭档压迫下创造数量优势,但由于拜仁可以很容易地避开对手的施压(因为拜仁球员的体力和爆发力,冲击力的强大导致),这导致了拜仁的压迫更为轻松,但是海因克斯并不过分强调这点,而是将空间预留出来,给对手喘息的机会,为致命一击做最充分的准备(不折不扣的残忍屠夫)。这支拜仁因以中锋为进攻支点而令人恐惧。这背后的原因是迫使对手在内线移动并造成本方防守狭窄,让罗本和里贝里在他们喜欢接球的地方空出来,并准备持球和突破,打门或是再次传给跑位更有优势的人。那么克罗斯在干什么?克罗斯扮演了一个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10号位球员,持球和推进,更为频繁的活动,帮助拉姆和阿拉巴进行出球过度,同时完美的转换攻守,他经常可以促进这一点,他与中场的支点球员一起回收,形成一个三人中场,并帮助推进球。他的传球动作通常决定了罗本和里贝里可以带着球进入危险区,直接杀死对手。
三、发动机的运转与输出
克罗斯到底防不防守?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他并不是不防守,而是他的德国特点在防守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很多时候都会选择张开自己的双臂,撑开更大的空间来为自己的护球提供空间,这是德国球员非常热衷的事情:他们更愿意进行身体上的对抗,也更加依赖身体的爆发。虽然宽老师发型不乱,但是不代表他不会做很多动作,而且克罗斯的防守也基本可以体现他的特点:提前观察空间和落位,然后依靠身体和动作来进行防守。所以总的来说,对于一个没进行过大量防守训练和不具备历史级的脚下速度和防守天赋的球员来说,克罗斯的防守确实还算不错,对于皇马来说也完全够用。
同时,卡塞米罗虽然单防和扫荡不算顶尖,但是他防守的位置感以及补位的意识很好,明显在克罗斯之上,卡塞米罗不仅可以保护弧顶,也可以让克罗斯和魔笛拥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反应(魔笛是一个典型的观察大于反应的球员,他需要时间)。贝尼特斯失败的原因之一便是对于克罗斯的运用,更加前提和加强克罗斯的防区,让球队的阵容完全被破坏,失去平衡。随后的齐达内时代,C罗是进攻的支撑者,能无球突前也能有球衔接,而贝尔是一名教科书式的速度和力量型边锋,他可以保持宽度,用他的速度向前推进,传球,或者他可以切入内线,用左脚撕碎防守或是得分。如果贝尔决定保持宽度,卡瓦哈尔将转移到到内线并占据右半场空间,如果贝尔决定切入内线,卡瓦哈尔将填补他的空位并提供宽度。但贝尔只是僚机,而克罗斯才是C罗在攻击中最重要的搭档,一如曼珠基奇,克罗斯的职业生涯的早期扮演的强攻击手角色,为他在狭窄的空间里出球和拿球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导致了他的思路: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对手第一轮的压力下接受和推进球完全没有问题,也能在进攻展开后维持整体阵型,容纳双前锋甚至三前锋而整体不乱。
另一方面,卡塞米罗尽管在持球时具有强抗压能力,但在16年皇马的出球和攻防转换阶段,他被认为是一个薄弱环节。皇马本方半场传给卡塞米罗的球权会直接导致对手的疯狂围抢,并导致几次危险的失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齐达内指示克罗斯/莫德里奇(主要是克罗斯)中的一人深入并形成一个双中心,来提供额外的选择(DLP前身),并使转换变得容易。他的传球范围,给他控球的时间和空间,全世界没有球队负担得起这件事。克罗斯有能力抵抗对手的压迫,在他们周围展开身体,控球1-2秒,如果需要的话自行盘带,推进,随后以极小的动作和极快的速度完成跨场的转移球,缓解压力,同时施加压力在对手弱侧,给队友额外的选择,完全的大师表现。
分割和施压——这是齐达内的控球原则。我们已经讨论过克罗斯如何深入和转移来推进进攻。而当球到达进攻三区时,由拉莫斯来指挥前提防线,帮助前锋维持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马塞洛-C罗-克罗斯将形成一个三角形,马塞洛和C罗根据情况轮换,一旦他们迫使对手的阻挡转移,克罗斯就会毫不费力地将球切换到右侧,贝尔和卡瓦哈尔有潜在的2v1机会。但是在贝尔长期受伤以后,齐达内彻底的推倒了中场的架构,并借此重新打造了一套进攻的纵深中场——菱形中场。
齐达内想出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用伊斯科取代贝尔,给他一个自由人角色(类似格里兹曼在18年法国队的角色),四处游走,创造优势,并帮助维持进攻三区的压力。通过这一变化,马德里在中场总能突然占据人数优势,具备伊斯科/科瓦西奇的皇马四中场随时能顶出一个人前提纵向,成为最耀眼的那颗钻石,克罗斯、莫德里奇包括那个游走者,都可以瞬间插上,突破对手的肋部,和边锋/边卫配合,瞬间撕碎对手,这是源于他们的运动能力保证了整体阵型的紧密和深度。当皇马在大范围失去控球权时,他们随时准备反击。克罗斯和莫德里奇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必须确保,他们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反击路线位置上,因为两个边后卫都提到高位,而且身边很宽,如果他们未能成功反击,这可能会导致直接的崩溃。在反击成功的情况下,对手回收了控球权,并决定重新组织进攻。齐达内随后就指示他的球队转换为4141或是451,从而依赖历史级的锋线创造了一个不对称的4-4-2。
四、发动机的转变
在我们之前的文章里有提过,德国球员,为什么会被人说是早衰呢?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德国球员的天赋早早就显露出来,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被当做顶级俱乐部的主力,大量的使用和高强度比赛的消耗,而且德国球员还很喜欢使用身体,这就导致了德国球员的衰退期比其他球员来的好像偏早,事实上大家认为的早衰其实可以理解成早出道和高爆发,但是球员终究不是机器,没有人能挡住下滑,克罗斯也不例外,近些年来,在国家队或者是俱乐部,克罗斯都开始逐渐失去身体的控制和在高强度跑动中思考的能力,无法继续撑起群体进攻战术,这是德国队18年世界杯出局的直接原因,也可以看到,21年欧洲杯时,拼尽全力的克罗斯,把身体发挥到极致的他,仍然是世界上最令人害怕的球员之一,很多人说克罗斯再创新高,实际上只是他短暂的透支自己,想要努力回到巅峰时期的他,而他无法再继续了。
但是在俱乐部,为了延长自己的职业生涯,安切洛蒂和克罗斯采取了非常明智的选择,将克罗斯用作DLP,即拖后组织核心。什么是DLP?DLP是我们采用的归纳球员类型一种。“DLP”的意大利语叫做“Regista”,其任务是控制比赛的节奏,从建立到控制,一直到进球。作为核心坐在防线前方,但比传统意义的核心角色中的其他两种类型:6号位和4号位更具进攻性,掌控能力和控球能力。他的作用是帮助在防线之间创造空间,然后打破防线,回收比赛,甚至在接到球时改变攻击点,以便球队可以在球场上推进,让对手的压迫失败并寻找更接近球门的空间。若日尼奥也是这种类型的球员,奇妙的是,从数据上看,基米希居然也展现出了这种类型的趋势。由于他们的主要职责,“DLP”必须是一个传球和思路接近完美的球员,长短传,组织,大范围转移,洗球,攻防转换,是启动进攻,回收,切换比赛以及增加进攻的关键。大家都知道若日尼奥在后场的表现是多么出色,无论是在寻找空间来接球,还是在传球来推进球队,或者是在狭窄的空间里拿球。但是,他也可以在进攻中创造一些特别的事,克罗斯也是如此。克罗斯和若日尼奥都体现出极其出色的定位球能力(因此他们的争二点球能力差的要命),当然,布斯克茨,布教授也是这类球员,因此无论是从风格还是技术特点,巴萨能和克罗斯对标的球员都很难找到,克罗斯可以看作前期被当哈维加伊涅斯塔(部分特点)来用,后期被当作布斯克茨或者是若日尼奥加科瓦契奇来用,所以很多关于克罗斯的对比是很荒谬的,他太过全面,几乎无懈可击。
这是21-22赛季的高阶数据,三项数据分别为长传率,传球到进攻三区的场均次数,受迫中的传球次数,完美体现了克罗斯的组织核心特性,而接下来的这张图的数据则更为惊人。
三项数据分别是长传成功次数,转换次数,触球数,数据当然不能说明一切,但是至少可以看出一件事:托尼克罗斯是个十分完美的拖后组织核心,他的转型非常的成功。
五、结尾
他曾被引述说:“我从不紧张。这只是足球,没有理由。“如果一句话可以总结克罗斯对足球的态度,那么这句话肯定是它。
正如我上面所说,克罗斯在他的球队里中都是绝对必要的,因为他对球的高效处理和对比赛的推进都是惊人的。当他在拿到球之前时,他会观察球场,然后在拿到球的瞬间,凭借自己的想象,立即传出完美的球。他具备惊人的传球范围,但同时,他的短传球甚至比长传球更令人印象深刻。通过短传,他也可以解除对手的防守,并让对方的二次组织进攻失败,利用精确的传球塑造了整个进攻:当你是球队的引擎时,你不仅要负责让球传来走去,选择合适的队友,还要决定何时以及如何全力以赴,何时坐下来。这就是托尼·克罗斯所做的。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实际上是一项责任重大的任务,并且在每场比赛的发展和结果中都有一个基本的发生率。如果你在拿到球时无法控制速度,那么任何成功的传球都可能只是运气。这就是克罗斯成为历史级中场的原因,他完全掌握这件事,并且做了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