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之间兴起的飞盘运动,因为跟足球争夺球场,在民间出现了不少矛盾的声音。体育总局在这个时点上宣布下半年举办中国飞盘联赛,同时比赛场地将会使用正规足球场,瞬间引发热议。
当无数人在高喊着“捍卫足球场”的口号时,又有几个人在意中超已经2个半赛季无缘主客场,注意到亚洲杯易地举办?要想让足球这项运动活下去,或许首先就应该让球场“活下去”!
01. 飞盘运动走红:宣传方式带来“荷尔蒙争议”
a. 飞盘运动的优势:门槛低、易上手
飞盘运动能够在中国市场上迅速走红,就是因为规则简单易懂,不需要裁判,甚至不大容易发生身体接触。
年轻人很容易通过这项运动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同时也能够起到锻炼身体和减轻工作压力的效果。
作为一款低对抗、合适男男女女一起参与的运动,让更多的年轻人从桌游中走出来,就是飞盘运动的一个卖点。
在兴起之处,迅速在年轻人中走红,也不是一个意外。
b. 宣传手段变了味:“荷尔蒙争议”成为焦点
原本是一款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和游戏,但是飞盘运动在推广和宣传的路上,似乎有些“发力过猛”,导致引发了“荷尔蒙争议”。
原本青春时尚是个好事,不过在运动穿搭、拍照宣传和秀时尚成为最大主题后,让飞盘变得更加不像是运动。
尤其是在出现5000万资产单身局,入场缴费6000块之后,似乎事情有些变了味道。
所以抵制飞盘运动进入足球场,成为了很多人的口号。毕竟球场是用来运动的,不是用来作秀的。
02. 体育总局的决定:难道不是为了救活球场吗?
a. 中超2年半没主客场:下半年变数犹存
就是在这个当口,体育总局宣布下半场举办飞盘联赛,并且直接使用足球场作为比赛场地,还真的不是为了激化矛盾。
甚至我们有理由相信,之所以选择足球场作为比赛场地,还是为了拯救足球这项运动,拯救那些“嗷嗷待哺”的足球场。
毕竟从2020赛季起,中超选择赛会制的主办方式,让很多的球场出现空置。
无数的球迷已经快要忘记走进球场时的感觉,专业球场出租给民间踢比赛,显然不足以持平维护球场的支出。
虽然说中超在下半年有望恢复主客场制度,不过考虑到当前疫情的反复,事情的变数依旧很多。
就算可以入场,球迷人数也不见得可以回到当初的水准。毕竟现在的中超,没有了大牌的外援,不少球队甚至使用全华班或者U35阵容。
失去了巨星吸引力的中超,影响力下滑是不可避免的。从2019赛季中超联赛首轮8场比赛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当时入场观众人数为242936人,场均观众高达39367人。
当时间来到2021年,首轮中超的8场比赛只有4场是对观众开放的。场均的上座人数仅有10675人,其中河南与深圳的上座人数仅有3546人,最低的一场比赛是津门虎与上海海港,到场的观众人数居然只有1576人。
b. 亚洲杯易地:新球场需要有人“埋单”
另外一个方面,原本计划在2023年举办的中国亚洲杯,也已经选择易地。
原本为了迎接这项足球顶级赛事,北京、上海、大连、成都、西安、青岛等10座城市新建和整修了10座新的现代化足球/体育场。前期的投资和后续的养护,都需要更多的财力支持。
尤其是那些尚未完工的球场,更是需要资金支持,以及后续的使用方案。否则成为烂尾工程,就真的成了一个笑话,更是巨大的经济损失。
如何让这些球场找到除了足球之外的收入机会,成为了各大利益相关者极为关心的问题。
飞盘运动的兴起,也给了他们一个选择,找到一直渴望想要寻找的答案。
03. 球场不只是为足球服务:有球场“活着”才有足球
a. 养草一年上百万:飞盘提供了一条财路
飞盘局以成都为例,一场一人收费68元,除了28名主力运动员之外,还会有一些替补加入,同时加上买饮料和周边消费等,通常一场比赛的场地收益在3000元人民币以上。
在杭州、上海等城市,收费甚至可能达到2小时100元1人,再加上周边产品,带来的收入潜力也会更大。
如果以一周10场为标准,一年有望带来超过200万的收入,这对于一个球场而言是可观的。
当前国内一年保养草皮的费用,大约接近100万人民币。
这里面包括了每次2-3次的水分补给、按照国际赛事标准进行的修剪、根据气温湿度对草坪进行的追加种植、补充草坪所需的养分,以及抑制病虫害等工作。
曾经在中超、中甲或者足球赛事不足以弥补日常支出的情况下,球场还需要承接演唱会等活动。
不过当下环境,此类收入的来源都遥遥无期,飞盘运动的兴起,就成为“救命的稻草”。
b. 球场“活下去”:足球才能活下去
在中国因为人口密度高,大城市的土地太值钱,所以寸土寸金的环境下,球场想要出现和存续就变得更加困难。
即便在美国,球场也是橄榄球和足球共用,除非是欧洲这样足球底蕴极为深厚的环境,才会有球场更专注足球的事情。
不过就算是在对于足球相对最为虔诚的欧洲,在疫情之后也选择向现实妥协。作为其中的领军球队,皇马在这个夏天也与第六街达成一份20年的3.6亿欧元协议。
后者将会获得新伯纳乌球场的商业运营权,在非足球比赛时间,将更多的商业活动带进这座球场,也让球队减轻维护球场成本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收入来源。
毕竟只有球场“活下去“,足球才能更好地活下去,任何可以给足球带来收入的活动,不应该视为足球的敌人。
结束语:
中国足球现在面临的经济压力,远比很多人想象中要深重得多。甚至热爱足球的球迷,并不见得能够每周身体力行、掏出几百块钱下场踢球,来给予球场生存下去的资金。
如果有另外一个群体愿意花钱,无论他们/她们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审美,为了足球的未来,还是应该更友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