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对阵西汉姆联时,德布劳内与哈兰德配合打进的第二球:
在这次进攻当中,两个人都找到了自己最舒适的打开方式。
德布劳内通过移动,来到了西汉姆联后腰覆盖不及的广阔空间,顺利送出了一脚指向性非常明确的直传,而在出脚之前,哈兰德已经通过自己的跑位预告了自己的进攻方向。
于是他甩开对手,接到球后,轻松拧身,用自己擅长的左脚稳稳推进。
如果曼城是一支主打防守反击的球队,这两人的配合一定会非常愉快,即便在那样的战术里,德布劳内也不能在哈兰德身边活动。
但是,必定会比现在更合理。
对阵社区盾杯的比赛时,我在文章中提到了哈兰德和德布劳内的共存问题。
当时那场比赛,这两人的位置很近,而且由于都属于身板较大,有对抗能力,但灵活性不足的身体类型,所以在场上出现了很明显的适配问题:
如今四轮比赛结束,曼城的人员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体系上也出现了一点的改动,尤其是最近这场对阵诺丁汉森林的比赛,哈兰德和德布劳内交替出场,其实已经能看到前后的区别。
社区盾杯结束之后,曼城在有球时摆成了235。
双中卫垫底,双边后卫内收进罗德里的身侧,而在前场,阵型图上的右中场德布劳内更多活跃在右边路和肋部。
仅就进攻端来说,这是一个很正确的决定。哈兰德的身边需要小个子球员的辅助和接应,而德布劳内的身边也需要穿插来帮助他拉开空间,所以这两个人不能距离太近,否则就会出现两人无法互相帮助,反倒互相添乱的问题。
类似的问题,曼联在穆里尼奥时代经常出现,因为当时他用博格巴打左中场时,左边锋是马夏尔,看似很强的两人放在同侧,反倒让进攻显得十分闭塞。
所以在对阵纽卡的比赛里,正是德布劳内在右边路标志性的斜长传,制造了门前的混乱,让哈兰德打进了第二球:
而在第三球的过程里,德布劳内接球时的位置甚至比罗德里还要靠后:
他的接球吸引了纽卡三人前扑:
哈兰德则吸引了纽卡左中卫的脚步:
这就让贝尔纳多-席尔瓦这个典型的小个子球员,在后插上的过程里捕捉到了空隙:
两个人距离拉开,中间塞进小个子球员,进攻端逻辑能够成立,但防守端就不见得了。
正是在这场比赛,德布劳内让球队出现了防守端的问题。
不管曼城在有球时,站位会发生何等复杂的变化,但在防守端,四后卫、三中场依然是固定的,那么在这次丢球里,德布劳内的表现是不及格的:
作为离持球人较近的中场球员,德布劳内不去防,于是罗德里过去防,结果他和沃克被圣马克西曼晃开。
大个子防不住小个子,两人夹不下圣马克西曼,这尚且能理解,但德布劳内不防,罗德里拉边的结果就是,曼城没有了后腰,而且没有人能缩进防线帮忙,所以在门前,纽卡形成三打二:
此后,圣马克西曼继续突击,纽卡剩余两球也从这一侧打出:
为什么刚好是圣马克西曼发威?为什么刚好是德布劳内所在的右半扇出问题?如果一球只是巧合,三球都如此,就不能是巧合了。
球场上一共只有11个人,外场一共只有10个位置。
哈兰德占住一个,而他的周围需要小个子辅助,所以德布劳内不能离他太近,那么这样一来,如果德布劳内不能深度参与防守,曼城后场首先面临的就是人手不够的问题,其次就是一群大个子被圣马克西曼这样的小个子球员层层剥开的问题。
好巧不巧的是,曼城恰恰在那场比赛失去了他们的矮中卫阿克,纽卡进球时,双中卫已经变成了迪亚斯和斯通斯。
这就使得他们的后场覆盖空间的能力又下降了一点。
而在对阵诺丁汉森林的这场比赛,瓜迪奥拉可能是为了一周双赛而做出了德布劳内替补的决定,这个决定让曼城的攻防两端都有了一些变化。
有球时,由后至前的推进工作由贝尔纳多-席尔瓦和京多安来完成,而到了进攻端,哈兰德这个大个子,带着身边的阿尔瓦雷斯和福登,以及贝尔纳多-席尔瓦打出了非常丰富的球路变化。
比如哈兰德可以扮演中锋作用,形成球权从强侧到弱侧的联系:
这样的哈兰德便不像之前几场比赛,完全游离在球队的传控体系之外,只能成为对对手防线的牵制者,而是深度参与了前场的进攻开展。
与此同时,队友们依然可以借助哈兰德对防线的压制作用,从他的两侧和身边形成穿插效果:
他和阿尔瓦雷斯之间也可以在中路形成双前锋的效果,按照不同的节奏对对方防线进行冲击:
更有意思的是,前几场被按在中场负责传导的坎塞洛、沃克也可以加入进攻序列里来:
防守时,京多安的到位率和效果比德布劳内好,这就能延缓对手的进攻,帮助球队等到贝尔纳多-席尔瓦和福登到位,从而最终形成两层8人的防线。
等到德布劳内在下半场替补登场之后,他和阿尔瓦雷斯之间的配合效果其实也相当不错。
由于德布劳内的防守职责很轻,也因为他具备相当不错的身板和后上冲击力,而且还能吸引对手的防守,比利时人可以等效视为一个天然回撤的前锋,这样一来,会跑位的阿尔瓦雷斯也能在他的身边打得很好。
但也正因如此,如果还想维系现在对球权绝对控制的打法,那哈兰德和德布劳内之间,暂时还找不到共存的方法。
从某种角度来说,现在的德布劳内和凯恩,在球风、路数上已经没有明显的区别了。
两人都有不错的身板,都擅长在中场处理球,处理球的风格都非常大气,后插上的威力也都相当大,但与此同时,进入30岁区间的两人也都不能常态性地进入防守体系内了。
孔蒂保养凯恩的方法是,在身边摆一个提供速度,打击纵深的点位(孙兴慜),再摆一个可以在部分回合,部分区域代替其对抗、压制对手防线的点位。这两个点位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凯恩分担职责,而在防守时,他俩也代替凯恩进入防守体系,让凯恩的消耗尽可能变小。
如果此时给孔蒂一个哈兰德,他势必也会在凯恩和哈兰德的共存问题上挠一番头。
实际上,德布劳内和哈兰德并非完全没有办法共存。
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做一个不对称结构,比如哈兰德在4231阵型里突前,德布劳内打在一侧边前卫,中间塞一个小个子球员衔接二人,另一条边路则专注于落位和防守,无球时由此落成五后卫体系,就有机会同时容纳德布劳内和哈兰德。
但是这样一来,球队对对手的压制力必然下降,球权也难以长时间抓在手上,就难以维系瓜迪奥拉对球权绝对控制的打法,这可能是瓜迪奥拉难以接受的。
当然了,在中低强度的比赛里,曼城终归可以通过强大的进攻能力来掩盖很多问题,即便哈兰德、德布劳内共存不畅,出现一些攻守平衡上的问题,对手也不一定能抓住。
但纽卡能打进三球,水晶宫能打进两球,那么到了强强对话、欧冠淘汰赛等场合,曼城还是需要警惕起来。
高球权的控制型打法,德布劳内和哈兰德共存且不“撞车”,德布劳内上场不影响攻守平衡,想要同时做到这三点,的确非常有难度。
在我的理解范围里,这很可能是一个不可能三角。
瓜迪奥拉说不定能找到方法,但很显然,他也需要耗费大量的脑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