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巴黎7月14日电(记者王子江)杨澜曾参与北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的申办,跑过两次奥运会火炬接力,在巴黎奥运会开幕之前来到法国首都,她作为一名资深“奥运人”有着特别的感受。
“想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样的盛况,还有2022年北京冬奥会那些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刻,能够参与其间,尽我的微薄之力,感到非常的荣幸。”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杨澜接受这次采访的时候,巴黎奥运会的火炬也即将开始在巴黎市内的传递,回想起参加过雅典、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时刻,她谈起更多的是人生的感悟。
“那是一种能够融入‘大我’的骄傲和归属感,因为每一个个体都是渺小的,我们的生命也都是非常有限的,但是我们都渴望与一种更大的价值和意义融合,而我觉得奥林匹克就是这样的一种价值和意义。”杨澜说。
杨澜现在是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她这次作为联合策展人,在巴黎的装饰艺术博物馆进行“新生万物-中国非遗与当代设计展”,这个展览聚焦中国非遗技术和当代创新作品。
自2001年开始,杨澜通过《杨澜访谈录》采访了1200多名全球各界知名人士,其中包括数十位中国的奥运会冠军。她说,这些人有一些共同的特性,首先,他们一定有非常强烈的自我驱动力,拥有发自内心的热爱而不断去突破极限的力量。其次,他们都有着极强的对失败的承受力,这种强大的心理韧性是人类引以为骄傲的精神财富。
刚刚成立的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中,有好多人都是杨澜曾经深入采访过的对象,包括她曾四次专访过的姚明,将第五次参加奥运会的女子铅球名将巩立姣以及马术名将华天等。谈到对中国队选手的期待时,杨澜说:“我希望中国队的运动健儿在争金夺银的拼搏中,能够享受比赛,我觉得享受比赛也是很重要的。”
杨澜说,这次将中国非遗与当代设计展放在巴黎进行,有多重的含义,巴黎本身就是艺术设计和时尚之都,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还有就是巴黎奥运会即将举行。
这个展览涵盖了包括陶瓷、纺织、茶叶、家具等近10个领域的中国非遗项目,运用了大量的多媒体和互动方式,不仅展现中国工匠的个体劳动,也是中国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一种呈现。
“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世界观和哲学层面的思考。”她说,展览吸引了法国各大博物馆的馆长以及像苏菲·玛索这样的明星、艺术家和知名人士的参观。
“有些博物馆的馆长看了展览后,感到非常震撼,甚至主动提出要收藏我们艺术家的作品。”她说。
杨澜说,巴黎只是该展览的第一站,她希望未来实现全球巡展,因为通过这样的展览,也可以帮助在海外打造、推广中国品牌。
“我想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原创力,中华民族一直是非常有创造力的民族,古代如此,今天依然如此。另外,中国的品牌要想参加国际竞争、获得更多的用户,需要背后有情感和文化的故事。”
2001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杨澜负责的陈述就是关于奥林匹克文化项目。从那时起,她对于文化和创造力,就有了很多的思考。
她说:“那个时候我就开始了解到,原来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关于体育本身,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同非遗项目中的设计一样,运动员也都是非常有创造力的,他们并不只是在机械地奔跑或者跳跃,好的运动员一定是有创造性的。”